top of page
SG_3f_a.jpg

什麼是『三好』?

Image by Mark Basarab

​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家也证明了佛教所说的业力,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基因──生命的密码。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生命的密码所展现的相是因果轮迴,简单的说就是「种什麽因,得什麽果」。因果,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实相……

黃花

其实人的身、口、意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股力量,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形成不断的循环、流转。

 

我们所造下的善业、恶业,待因缘成熟,一切果报,还得自受。因此,一般人都知道,生存在世间要多行善,不可造恶业,佛教徒也都了知因果轮迴的道理。

tooth_01.jpg

星雲大師現代詮釋──三好

 

佛教講造業的來源,是從身、口、意三業而來;修行用功,也是從身、口、意三業修起。

三業要淨化,就要身行善事,口出善言,心存善念。

 

為此,1998年4月,我在中正紀念堂恭迎佛牙舍利來台的祈福法會上,邀請當時的副總統連戰先生,共同提倡宣誓「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三好」的推行,從佛教徒擴及到校園、社會上,大家也都在說三好,行三好。

820x340-1.jpg

​所谓做好事,就是修身,淨化身业。把侵犯、伤害人的恶行,换成利益大众的佛行;例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为非作歹,而能做一些利益人的善行、懿行、利行,这就是做好事,也就是身行善事。

所谓说好话,就是修口,淨化口业。把瞋恨、嫉妒人的恶口,换成柔软讚歎的佛口,不说妄语、不可两舌、不说绮语、不能恶口。与人往来,要说慈悲的话、智慧的话、真诚的话,多说诚信、正直的话,可以为我们带来好的人缘。

所谓存好心,就是修心,淨化我们的意念。把愚痴的邪心,换成慈悲智慧的佛心;例如:不要有疑心、嫉心、贪心、瞋心、恶心,而要怀著慈心、悲心、愿心、善心、发心等,「照顾念头」,念念是慈心,自然所遇的都是善缘。

用祈禱珠冥想

历史上的圣贤君子,因为他们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而美名流传。

 

佛教也早就昭示人要行善,要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行「三好」看似简单,实是蕴含甚深佛法的真义,更是合乎佛陀的本怀,人人行三好,世界必定更美好、和谐。

【 摘录于《佛光电子大辞典》第四版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