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到底是什麼?有的人學習如何寬恕,有的人學習怎麼付出,每個人都不一樣,好好深入觀照自己的生活,把心安住在當下,學習正念,心才會更敏銳。經常深度思考,俯視自己生命的藍圖,才能釐清人生的優先順序,覺察生命裡最重要的是什麼。
曾博士表示,以《來去自如》為書名,闡述人生的來與去的意義,是來?還是去?全看你站在怎樣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上不論是來或去,都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索,在每一個當下,釐清生活中每一個煩惱的源頭,看清楚了,再以佛法的角度巧妙的轉念,就能在生活與煩惱裡來去自如。
博士說生命是由無數的「偶然」串成,而變成「一個必然」。無數的偶然是生活中的種種際遇,所有的事情都有開始與結束,也是來與去,就如生命有生就有死,而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要活得自在就得身心並用。身心調和地應對生活上的小生小死。身與心就如鳥的一對翅膀,常常反思、整合、行動,只要身心協調,就能跨越生命的考驗與挑戰,優雅自在地與生死跳探戈。
書中分成四個章節,暢談生死,及面對生死的重要觀念。「生如夏花」的章節裡提到,把握每一個偶然,珍惜每一個因緣,及時掌握自己的人生。生命危脆,預做準備,鼓勵大家常說「謝謝、對不起、我愛你」,為死亡做好準備,將來才能瀟灑說再見。生活上時時「駐足思考,反觀人生」,思考生死,緊記生命的美好,當下的美妙,接納那不如意的八九,才能讓另外的一二在生命裡發光。
「死如秋葉」談的是「取捨之間,學會放手」,為每個生命的過程畫上小句號,每個當下都要練習放下,時間到了就要放手,讓生命自然來去自如。「面對死亡,慈悲安詳」,時時實習面對死亡,接受死亡的教導,讓心升起慈悲與安詳。在「最後一哩,陪伴同行」,同理病人的心理變化,陪伴他接納生命的本質,尊重與理解病人的希望與囑咐,盡心完成,減少遺憾。最後要「延續光輝,看見典範」,人生免不了生離死別,而死亡是生命的老師,教人學會珍惜一切,把亡者的美好品德,融入生活,延續生命的光輝,讓世界更明亮。
在座談會上,曾博士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歷程,和年邁的父母親一同學習以豁達的心態去看待疾病,清晰地交代遺囑,從容地面對生死。在問與答時段,博士中英文並用,一一地解答大家的提問。
結束前,他再次提醒大家,「先懂善生,就能善終」,鼓勵大家用生命實踐「三好、四給」,培養感恩心,寬恕與包容生命裡的一切,活著時做足準備,自然能無懼生死,生命的真實就在當下,瞭解生與死就是生命的本質,懂得生就能坦然面對告別,讓生死兩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