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種族宗教和諧嘉年華會 展現「尊重與包容」的精神


秉持星雲大師推廣「尊重與包容」的理念,新加坡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7月15日參與並支持榜鵝北居民委員會舉辦的第14屆種族宗教和諧嘉年華會。

1964年7月21日,新加坡曾發生血腥的種族衝突。當時全島進入九天戒嚴,多達22人喪命,461人受傷。為避免種族衝突重演,當地政府把每年的7月21日訂為「種族和諧日」,每年7月各地區都會舉辦種族與宗教和諧日,為種族及宗教搭起交流的橋樑。

活動主賓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致詞時提到,新加坡持守自力更生等價值觀是重要的,以便建立強大、具韌性的國家,這不僅是為了現在,更是為了下一代。總理公署部長兼職總秘書長黃志明也提醒人們在歡慶的同時不能只是樂在其中,也應採取行動,負責任地為國家盡一分力,一起建立一個讓國人引以為傲的國家。

活動開始後,張副總理、黃部長及榜鵝地區四位國會議員共同頒贈活動贊助人感謝獎盃,新加坡佛光山副住持妙穆法師及新加坡協會會長周應雄兩人分別上台接受獎盃,象徵佛光山與佛光會在為宗教及種族的和平共生所做的努力。

此次活動吸引了近4千人參與,邀請佛教、道教、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及回教等多個宗教團體參與,而新加坡佛光山在榜鵝地區長久以來在宗教及種族融合的付出,而成為唯一被邀請在活動中設攤位的佛教團體,吸引在地居民與佛門結下善因好緣。

新加坡協會東一及東二分會協助此次種族和諧日活動,準備了星雲大師的一筆字拓印、三好兒童彩繪、大師法語抄寫及祈願樹等小活動,推廣大師「三好和四給」的理念。許多馬來裔與印度裔的居民,拿起小楷筆,聚精會神的抄寫法語,體驗中華傳統書法文化。一筆字拓印從開張到結束,都是大排長龍的局面。參加三好兒童彩繪的小朋友畫完畫,拿到造型汽球,露出滿足的表情,而祈願樹更吸引了許多人,為家人和朋友寫下祝福語,祝福新加坡國泰民安。

今年的街頭嘉年華表演,共有幼幼組3組、小學組3組、中學組3組、青年組2組及社區居民組一組,佛光山青年團即是青年組團體裡中的一組,8位青年特地找了4位佛光智慧學員的小朋友,排練一個馬來文及中文串曲舞蹈,呈現種族融合的歡樂氣氛,讓整個嘉年華表演更加有味道。

在表演結束後,張副總理及黃部長一一至各攤位與人民握手致意,展現親民的風範。40多位佛光人從早上開始擺攤準備所有物品,到晚上8點收攤善後,大家都忙的非常歡喜。出席此次活動的還有協會副會長曾炳南、蘇政文及黃薆璉、協會顧問韓玉瑜及沈清發督導等5位重要幹部,及4位住眾法師一同前往活動現場,共度種族宗教和諧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