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具大悲心 行菩薩道


2018年初始,佛光山泰國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應淨名佛學社邀請,舉辦一連三天的佛學講座。在對外佛學講座結束後,1月7日新加坡佛光山更應此因緣,禮請和尚在道場為信徒上了一課,以「菩薩道的實踐」為講題,當天下午一樓大殿滿滿600人,喜聞法音,共沐佛恩。

講座開始前,張平福老師帶領新加坡佛光山合唱團獻唱,歡迎定和尚蒞臨。笑容可掬的定和尚道出佛教音樂的緣由,並以歌聲回應。以悠揚圓熟的梵腔起頭,最後更唱出召請六道群靈的書腔,音聲哀怨動人,令全場攝耳聆聽。

定和尚指出修菩薩道最基本的是,必須奉行「三好」。菩提心的發起,必須以大悲心為基礎。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動機就是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的方法,在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後,以40多年的時間說法度眾生,這就是大悲心。

定和尚以臺灣腔調的閩南語,說了一個佛門故事,熟諳閩南語的大眾都被逗得開懷大笑,頓時一片歡聲笑語。笑過之後,再細細思惟,了解到其中的深義,在告訴我們即使是無惡不作的大惡人,只要生起一念善心,發起大悲心,都有解脫的希望。

以歌聲開始,必然得以歌聲結束。和尚以《榕樹下》的旋律唱出回向偈及四給歌,細細咀嚼後,別有一番滋味。當encore聲響起,眾人齊聲附和。和尚笑盈盈應眾要求,再來一曲《榕樹下》,這次歌詞取自古諺「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的偈子改寫成的詩偈—「千間房屋一張床,家財萬貫三餐飯,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再加上古德所寫的「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和尚以現代歌曲加上大眾耳熟能詳的偈子,帶給大家啟示,期望大家在佛道上共勉之。


bottom of page